八小时读城直播行动 | “9·28经典诵读”活动启航,从660岁明城墙出发阅读南京
本次活动在江苏南京、泰州、常州、盐城、连云港、无锡、南通等七市八地接力举行,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重点,邀请文化名家、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、少年诵读者,阅读一座座城市,以接力诵读经典的方式,深化“读城”行动,以文化人、以文润城,营
本次活动在江苏南京、泰州、常州、盐城、连云港、无锡、南通等七市八地接力举行,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重点,邀请文化名家、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、少年诵读者,阅读一座座城市,以接力诵读经典的方式,深化“读城”行动,以文化人、以文润城,营
“大家站在中华门瓮城上,既能看见紫金山的轮廓,也能追溯六朝至南唐的城市中轴线,更能触摸到1937年南京保卫战的烽火记忆。”9月28日,“书香城韵 阅向未来”9·28经典诵读活动在南京城墙博物馆启动,8小时不间断读城直播同步开启。活动的一开场,南京城墙博物馆馆长
9月12日下午,为期一周的“墙景未来”中意高校联合设计实践营闭营。来自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、佛罗伦萨大学与中国东南大学、南京大学、南京工业大学、南京林业大学的近70名青年创意者,齐聚南京世界文学客厅,围绕如何让南京明城墙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现代城市生活,汇
9月12日,为期一周的“墙景未来”中意高校联合设计实践营在南京世界文学客厅闭营。来自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、佛罗伦萨大学与中国东南大学、南京大学、南京工业大学、南京林业大学的近70名青年创意者,齐聚南京世界文学客厅,围绕让南京明城墙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更好融入现代城市
“如果战端一开,那就是地无分南北,年无分老幼,无论何人,皆有守土抗战之责,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。”
1938年春天,南京城墙的弹孔还在渗血,上海租界报纸头条印着“日军将攻武汉”,北平茶馆的说书人讲到“扬州十日”突然哽咽。
1938年5月,延安窑洞油灯下的毛教员写完《论持久战》,直接戳中全国最慌的那根神经:到底还能不能打?
焕新世界文化遗产,汇聚青年创意力量。9月8日,“墙景未来”(Futuring Our Wallscapes)中意高校联合设计实践营在南京世界文学客厅正式开营。本次活动是“共同的遗产,共同的世界”全球青年共创系列行动的重要一环,由南京市发起,旨在汇聚中意两国青年
纵观中日交往史,日本曾四次发动以灭亡中国为目标的侵略战争。与其他殖民国家寻求经济利益不同,日本的侵略始终带着亡国灭种的终极企图,这种独特的侵略性格,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深思。
1860 年深秋,北京城外的黑烟飘了十几天,把天都染成了灰紫色。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,咸丰皇帝带着后宫老小逃往热河,临走前把弟弟奕訢扔在北京收拾烂摊子。这位 27 岁的皇帝怎么也想不到,这场让大清丢尽脸面的败仗,竟会在半年后帮他除掉心腹大患 —— 盘踞南京的太平
走进任何一家海外影院,都能看见相似的场景:放映结束后观众迟迟不起身,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放映场次里,有人指着银幕上德国商人拉贝日记的扫描件喃喃自语:"原来他们连埋 遗体的绳子都要记账..."日本NHK电视台的跟拍镜头捕捉到,东京涩谷街头有年轻人看完电影后,突然跪坐
暑假期间,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、文博场馆里中小学生的身影络绎不绝,接受爱国教育,学习历史知识,领略璀璨文化,孩子们收获颇丰。不论是参观游览,还是当小小讲解员、文博志愿者,这些具象且深刻的沉浸式体验,将在他们的脑海中刻下最宝贵的印记,将“家国情怀”融入成长的年轮
侵华时期,日军公然强掠南京明城墙之砖,用以建造所谓的“八纮一宇塔”。这座塔,宛如一把锋利的匕首,直直刺入历史的伤痛之处,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略征程中留下的标志性罪证,其罪恶昭然若揭,不容置疑。
桌角那封家书已经泛潮,祖父的钢笔水洇开了弹孔边缘,像朵褪色的梅花。指腹摩挲过纸面粗粝的破损,忽然触到几粒微尘——是台儿庄的沙,还是去年扫墓时沾的土?复习灯的光圈拢着南京城墙的黑白照片,那道裂痕蜿蜒如河,倒映在我笔下的作文格里。
考场钟声初歇,少年笔锋犹温。当“华夏永生光”五字自万千喉间奔涌而出,声浪如黄钟大吕撞破时空——卢沟桥畔未冷的烽烟、台儿庄上未愈的弹孔、南京城墙未褪的血痕,皆在此刻凝成笔尖一滴墨,落纸惊雷,山河回响。
打开地图看中国古城,大多数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北京的紫禁城和西安的古城墙。但你知道吗?在明朝时期,南京古城的面积达到惊人的230平方公里,超过了北京古城和西安古城的总和!这个数字是否颠覆了你的认知?
北宋汝窑烧制的天青釉,千年后仍被奉为瓷器巅峰。匠人秘方中有一味神秘玛瑙石,至今无人破解。真正的珍宝,都懂得将光芒敛入釉色。
有的人前半生没有存款,所赚的钱也只够温饱,但是人家偏偏赶上拆迁,一夜之间,有了房子收租,有了存款。人家还是该干啥干啥,但这已经是有些人一辈子奋斗的终点所不及了。
现在年轻人刷短视频时划过的短短几秒,却是当年3500万军民用血肉筑起的长城。咱们今天该用怎样的姿态来迎接这个特殊日子?是让歼-20战机呼啸过天安门广场,还是给全国人民按下"暂停键"集体缅怀?这事儿在网上已经炸开了锅!
1864年7月19日,一声巨响撕裂了长江的晨雾,南京城墙轰然崩塌。这座被太平天国命名为“天京”的江南古城,在历经长达十一年的血火洗礼后,最终以最为惨烈的方式走向了命运的终结。曾国藩麾下幕僚赵烈文在《能静居日记》中写下“人间地狱”四字,这四个字犹如一枚染血的楔子